国家电投在近日发布消息称,海阳核电1号机组各项试验全部结束,正式进入装料准备阶段,为后续并网并网发电奠
定了坚实基础。至此,全球首批第三代AP1000核电站三门1号、海阳1号机组,均已进入装料准备阶段,计划今年四季
度并网发电。
这意味着,一旦三门1号机组成功并网投入商运,国内一批采用AP1000和在该技术基础上研发的技术的核电项目,
将会陆续投入建设,促进中国“十三五”核电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自2015年5月,原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实施重组,组建成立国家电投。
业界认为,原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是中国用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打通了三代核电自主化技术的产业链,是对核
电行业国有资本布局的一场战略性调整。中国核电领域就形成了中核集团、中广核和国家电投三足鼎立新格局。
从效果来看,重组已经发挥了“1+1>2”的改革红利。未来,在建、拟建、规划中的核电项目,以及AP1000、
CAP1400以及CAP1700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重组前,原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各有短板。重组后,在保留原国家核电的基础上,将原中电投核电资产注入国家核
电,建立了集技术开发、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于一体的核电产业链集团,国家核电资产从400亿元上升到1200亿元。
2017年1月5日,国家电投在京宣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NuPAC平台,通过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理委
员会(NRC)许可,成为全球首个通过中美政府核安全监管机构行政许可的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
此许可的获得,标志着国家电投具备了在中国境内各类核电机组提供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能力和资质,同时打破
了国际知名核电仪控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中国核电技术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技术准入。
而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非能动压水堆技术,CAP1400得到世界有意发展核电国家的关注,在南非、土耳其等重点目
标市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随着AP/CAP三代核电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重组后的国家电投在包括重大专项建设在内的核电产业板块投入更多资
源,以推动CAP1400、CAP1700自主核电技术走出国门。